一、 建立数字化信息数据库平台(一) 基础需求
*、 平台要确保系统安全性,要符合政务要求的相关安全标准。
*、 对固定城市(区域)的基础影像、业务数据进行管理,搭建相关的软件平台,对应于浏览器端的使用。
*、 影像数据的管理,实现对地图影像的管理,主要实现功能是能够对历年影像数据进行管理,能够进行标定,数据能够根据选择条件进行叠加显示,可采取区域高亮等方式显示清晰的信息。
*、 能够进行区域标定、标注的管理,能够实现区域标定、标注功能并对操作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
*、 交互操作包括对影像数据的显示、设置、区域选择、范围选择、图层的显示、影像叠加等操作,矢量标绘操作相关功能。
*、 对专题能够进行维护,包括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个人用户能够根据检索结果生成新的专题根据权限进行使用。
*、 检索方式包括在检索条件框中选择检索条件选择及输入关键字,在地图页面区域通过区域点选或通过划区编辑来划定检索区域,划区后显示区域内的相关地理信息及标注信息)
*、 检索出来的结果要满足能够查看历年影像,实现影像叠加,其标定、标注、影像及数据的叠加等。要能实现根据检索结果生成专题图,并支持导出。
*、 数据项统一由后台进行录入,专人维护、统一管理,其他用户根据权限对应进行使用。
**、 主要显示信息应当能够包含区域地理信息、区域对应的相关业务数据等 。
**、 要支持使用者能够添加及编辑自己的标注、专题等功能,私有使用。
★ **、 坐标系标准CGCS****,支持主流数据格式(CAD、SHP等)之间的转换、实现导入导出等功能。
**、 地图的显示要能够支持地图类型切换(卫星影像、*D平面图等),常用的操作至少要实现查看、、标记、测量、位置定位、条件检索等功能。
(二)数据管理
★ *、 平台坐标系统标准统一采用CGCS****标准。
*、 平台要具备地图影像管理、矢量专题管理、土地利用数据、矢量数据、矢量面编辑、多种查询方式、导入、导出、等功能。
*、 平台主要针对业主方的历年影像、专题、业务数据进行管理。平台要具备前后台,前台用于普通用户使用,要能够满足日常业务工作需求。后台用于管理员使用,要能够满足平台影像、专题、业务数据的管理以及用户根据权限进行编辑、查询、导出导入、等的操作。
*、 数据在后台统一录入,实现统一管理,专人维护,其他用户权限对应的权限进行使用及查看。
*.*.支持数据手动录入操作页,可展示基本信息、模型列表、当前选中的表单,支持完成数据录入;支持数据中的循环表单添循环。
*.*.可展示列表;可通过单个和多个编号、录入状态等进行筛选。
*.*.支持数据录入详情查看,展示基本信息、模型、当前选中的表单等内容。
*、 平台要能够实现对基础影像的保存及管理,能够实现对历年基础影像的保存、增加、导入、导出、删除、查询等功能。支持专人维护以及个人维护功能。
*、 业务数据管理应该包括对地块补偿信息等业务数据的管理,包括土地利用数据、矢量数据以及矢量面的管理。
*、 业务数据内容至少要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数据,例如土地用途、承包期、补偿信息等。
*、 平台要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密码服务实现平台登录服务、身份验证、角色权限控制、平台用户和资源统一管理。 支持系统登录超时登出处理,并且以页面弹窗形式提醒,重新登录后停留在当前页面;支持退出系统登录。
(三)操作需求(标绘、查询等)
*、 平台要能够支持专题制作、保存、增加、删除、导入、导出、查询等功能。要支持专人维护以及个人维护功能。
*、 平台要能够提供图像显示相关的基础功能,包括移动、缩放、图层切换、导入、导出、选择、检索、、比例尺等常用功能。
*、 平台要能够支持图面的操作及边界的绘制,能够支持图斑绘制及属性录入。
*、 平台要具备基本的标绘功能,包括动态描绘、鼠标描绘、图层操作、图层编辑、点线面绘制与修改、捕捉与修改等功能。
*、 平台要具备图像导入导出、专题导入导出,图像、专题等功能。
*、 平台要能够支持根据查询条件进行查询功能,要能够支持范围查询、几何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查询结果显示、图层叠加显示等功能。平台要能够支持根据查询结果成生专题的功能。
*、 平台要支持点选查询(点击图层上的要素,查看要素属性) 。
*、 平台要能够支持量算功能(距离测量 , 面积测量),要能够实现图面上区域选择面积计算功能,要能够实现两点距离测量功能。
*、 平台图像界面要能够实现定位,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实现定位,也可以根据导入图层实现定位。
(四)其他要求
* . 平台性能要求
*.* 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系统,需具备通用性、公共性。
★ *.* 运行环境:
服务器端:支持Windows server, Linux, Unix等多种服务器端。
客户端 PC端:支持Windows*及以上操作系统。
*. GIS软件要求
*.* GIS 平台软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易用性、安全性,支持数据文件的加密。GIS 软件具有良好的中文支持。
★*.* GIS应用服务支持多种浏览器,包含(Chrome / Safari / IE** / Firefox最新版)。
*.* GIS平台可提供*D、*D地图模式;地图自定义、点标记添加、矢量图形绘制、路线规划、地理编码、行政区查询、定位等功能。
★*.* GIS平台软件支持 OGC标准等行业标准。
二、数据库平台信息化录入
(一)建设任务
按要求完成数字化前处理、目录数据输入、图像处理、成果校验、成果移交、原件整理装订、档案数据挂接、全面质量检查等工作。
(二)技术需求
(*)数据汇交检查流程
为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将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拆迁管理办公室(简称“拆迁办”)和中标单位人员共同完成数据检查入库工作,分成数据接收组、数据检查组、复查入库组、意见审核组等*个小组,其中数据接收组和意见审核组由拆迁办人员组成,数据检查组、复查入库组由中标单位组成。拆迁办数据汇交、检查、入库工作将按以下*个阶段实施:
① 数据接收登记。数据接收组安排专人负责接收汇交的数据,实行数据接收登记制度,登记汇交数据的时间、数据数量、数据介质、汇交人、联系电话等。
② 数据分发登记。数据接收组接收到汇交的数据后,将数据转交给数据检查组,数据检查组要做好数据登记。
③ 数据检查。数据检查组将数据分配给具体的数据检查人员并做好记录。数据检查人员进行数据检查,检查结束后编写数据检查意见、数据修改调整记录,并将数据检查意见和检查任务返回到意见审核组。
④ 意见审查。意见审核组对数据检查组提交的数据检查意见进行审查。其中合格数据转交给复查入库组进行复查,不合格数据将退回修改。
⑤ 数据复查。复查入库组将按一定比例对检查合格数据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数据将退回数据检查组。如果发现的错误数据检查组可以修改,则由数据检查组修改错误后再次提交给复查入库组;如果发现的错误数据检查组不可以修改,则退回修改后再次汇交。
⑥ 数据入库。由数据接收组人员将复查合格数据挂接到服务器上进行正式入库。将入库前和入库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错误,要进行修改、并做好记录。
⑦ 返回意见。数据接收组提交检查意见(合格和不合格)。
以上各工序及人员分组,将依具体工作开展前进一步细化、严密、流畅。
(*)工作要求
对上报和汇交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修改完善,不合格数据退回,待修改后重新上报或汇交,直到数据检查合格,并形成满足入库要求的成果数据集,提交各项检查文档,在整个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检查质量,对于单个数据组织单元的数据,制定严格的数据检查流程。
具体操作中要求如下:
*)数据质量检查。利用统一的数字化信息数据库平台,按照“数据质量检查细则”,以数据组织单元为单位检查上报和汇交数据的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数据完整性检查、数据基本检查、数据标准符合性检查、表格数据检查以及可由平台自动进行的规划内容检查等。可以采用按需要自选检查、全自动检查和批量检查多种检查方式。梳理数据错误,进行一定的人机交互判断,并形成每个数据单元的质量检查报告和检查结果记录。
*)数据错误修改。根据数据质量检查结果,对上报和汇交数据中存在的简单错误进行修改完善,并形成每个数据组织单元的修改完善记录。如修改其形式性错误、标准符合性错误以及拓扑错误等,尽可能保证其能够顺利导入检查软件并顺利进行检查。
*)数据修改整合。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转换后的矢量数据进行检查和复核,并进行修改整合,以确保成果数据集满足入库的要求。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①数据完整性校验。复核矢量数据图层、表格、文本及其他资料是否有缺失,确保成果数据集中完全包含各类成果数据。
②图层完整性校验。查看数据图层数是否与提交的原始数据图层数一致。将数据库内容查询得出数据的图层情况与原始提交的数据进行比对,确保将所有图层入库到数据库中。
③数学基础校验。对矢量数据数学基础的正确性、精度等进行检查。
④要素个数检查。检查图层要素个数有无缺漏:复核所有矢量图层数据包含的要素个数是否与转换修改整合前保持一致。
⑤数据浏览检查。检查数据能否正常显示与定位:复核数据能否正常显示与浏览;同时,复核所有数据在系统能否正常叠加显示。图层属性是否正确:复核矢量图形数据的属性内容是否正确,主要查看有无错乱现象;复核属性查询结果是否正确。
⑥数据抽样检查。从成果数据集中抽取出部分样本数据,与汇交的原始数据进行单个要素比对,对图形、属性、拓扑进行严格检查,是否存在与原始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如图斑出现空洞、属性丢失、图层间拓扑关系错乱等。
⑦入库数据的修改及删除。对于入库后不合格的成果,通过管理员授权,对入库成果进行修改或删除,删除数据需重新入库,并将所作的修改补充到修改完善记录中。
以上核查具体操作,将依实际相应调整。
(*)工具模块要求
开发独立的检查模块工具,可分发。
(*)数据入库
数据入库。对复查合格后的数据,采用数据入库工具,将成果数据集整合合并入库。作数据库整体检查,包括数据完整性、数据组织结构等,并作数据库运行检查,联合数据检查组进行错误修改完善,直到建成符合要求的数字化信息数据库。
(三)实施要求(响应文件中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
提供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对总体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系统测试、功能部署等关键工作合理安排,同时有措施完善的项目管理计划与项目进度控制等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建立项目小组、调研、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数据对接和现场实施、环境和系统部署、数据生产与治理、项目组测试和验收、权限配置、 采购人 培训、正式上线和验收、项目运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