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司徐州公司基于视觉及激光3D重建技术的翻车机智能环保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
第一章 公开招标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江苏公司徐州公司基于视觉及激光3D重建技术的翻车机智能环保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40610317,招标人为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内资格后审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 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徐州公司”)建设规模为 2 × 1000MW 机组, 2011 投产运行。 翻车机 卸煤工艺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对厂区的正常运营和电力供应至关重要:一是能源供应保障,确保煤炭的及时供给,进而保障电力生产不受影响;二是提高卸煤效率,减少卸煤时间;三是保障生产安全,防止煤炭散落、扬尘污染等问题。因此,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卸煤工艺生产线的安全、环保稳定运行。
徐州公司 2 × 1000MW 机组燃煤主要品种为神华煤,采用铁路运输。来煤接卸设备为一台 FZ2-3 型 C 形通过式双车翻车机,适应的铁路单元列车为 C60 、 C64 、 C70 ,翻车机的正常翻卸时间为 30 节车 /h ;现配套干雾抑尘系统解决接卸煤粉“尘化”导致的扬尘问题;卸煤后依靠 2 班制人工清理方式对车厢内残留煤进行清扫回收;严冬季节( 12 月至次年 2 月),为解决冻煤卸车困难问题,进入翻车机前需利用冻煤解冻装置对冻煤车提前解冻。目前该卸煤生产线存在人工清扫效率低、清理不彻底,车厢门人工捆扎不规范等问题,干雾抑尘系统抑尘 效果不足, 冻煤解冻装置 区域不足,并缺冻煤破碎装置 ,以及环境噪音、粉尘等职业健康危害,同时该种作业方式运维人工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徐州公司以《重大科技攻关行动纲要( 2023-2025 )》为指导方针,研究开发 两套 全断面清扫及负压抽吸机器人、多维度传热的立体化冻煤解冻 破碎 技术、扬尘颗粒流体运动轨迹及 CFD 模拟技术追踪技术,研究全流程清洁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翻车机接卸系统智能运行及多装备协同控制,研发一套基于视觉及激光 3D 重建技术的翻车机智能环保控制系统。
2.2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2.2. 1. 研究内容
为进一步解决目前 翻车机 卸煤生产线 除尘效果差、 人工清扫 车底煤 效率低、清理不彻底, 冬季冻煤无法顺利接卸,以及 环境噪音、粉尘职业健康危害等问题,逐步推进燃料智能化运行模式,积极响应集团公司《贯彻落实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型战略工作方案》和《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推动生产运行智能化,落实集团“一个目标、三个作用、六个担当”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满足《火电企业安全性综合评价》 (2016 版 )3.1 安全等相关条款要求;提出基于工业视觉及激光 3D 重建技术对翻车机车底余煤清理、基于斯蒂芬流的输送机理的微雾抑尘,以及多维度传热的立体化冻煤解冻、 破碎 协同接卸智能化解决方案,并在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开展研究应用。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 1 )多维度传热的立体化 冻煤解冻 破碎 技术 研究与应用
开展多维度传热的立体化冻煤解冻 破碎 技术研究, 基于现有生产条件,建立多维度抽象传热模型,压缩冻煤解冻时间,提高冻煤解冻能源利用效率;并耦合冻煤破碎与 冻煤蒸汽解冻 技术 , 采用冻煤破碎、 环绕式解冻方式 协同处理 , 在煤车翻车作业前,先将车厢冻煤进行破冻 和环绕式解冻, 并 优化蒸汽喷嘴形式及布置方式,开展冻煤解冻试验研究,确定合适蒸汽压力及过热度,提升冻煤解冻 效果的同时,降低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系统经济性 。
利用现有的 3 、 4 号采样机进行改装,设计安装两台各 不低于 2 个松动头,对翻车机接卸的冻煤车厢进行冻煤松动,控制方式采用全自动方式。
( 2 )翻车接卸过程抑尘环保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
基于翻车接卸时的 “尘化”过程及扬尘特性,对翻车机本体及篦子层进行优化封闭,结合 CFD 数值模拟技术追踪接卸过程扬尘颗粒流体运动轨迹,开发出高效雾化喷头、优化雾化喷头多维度布置方案,进而达到扬尘密闭封尘的效果,控制粉尘外溢,改善翻车机室的作业环境,实现翻车机室无尘作业。
( 3 )全断面清扫及负压抽吸技术研究与应用
1 )开展全断面清扫及负压抽吸机器人系统智能化运行研究,通过激光 3D 重建技术实现余煤分布形态动态扫描,建立清扫数学模型,实时有效监测车厢异形及异物状态,并通过自主定位、自主选取策略,实现全方位、全面段的清车机器人系统安全运行及智能化作业。
2 )清车机器人装置设计与开发研究
开展全断面清扫及负压抽吸清车机器人装置结构优化设计,用于清扫车底和车帮余煤,对于清车机器人装置清扫部件与车厢进行匹配模拟及现场试验研究,以提升车厢各区域清扫效能。清车机器人装置设计与开发研究内容包括结构形式、刷毛及煤炭运动轨迹、刷毛材料、驱动方式及功率及防止回料技术研究;
根据冬季冻煤严重情况,收集车厢内粘附的数据,分析运煤车辆煤炭粘附机理、结构、粘附强度对清扫的影响,开发针对性刚性毛刷,确保特殊情况下的清车效率;
此外,结合车型结构及尺寸存在差异,开展清扫机器人装置车厢宽度及车底高度适应性研究。
3 )余煤收集与转载功能装置技术研究
开展余煤收集装置作业环境兼容性技术研究,能适应老旧破车厢的收集作业要求,收集后余煤剩余量控制至最小量,符合放行标准;开发余煤收集后从车厢内提升并转移至车厢外的能力,结合清车机器人系统智能化运行研究,有效缩短清车机器人作业距离,使其余煤排卸范围减小。
开发余煤转载功能装置,优化转载效率,以将收集的余煤提升并通过横向移动将余煤卸料到车厢外,采用传输或转载车方式,将余煤导入翻车机或 C0 皮带,实现余煤不落地清运。
2.2. 2. 预期目标和成果
( 1 )开发一套多维度、立体化冻煤解冻破碎系统,耦合冻煤破碎(两台套)与冻煤蒸汽解冻技术,较之前冻煤破除效率显著提高;
( 2 )开发一套翻车接卸过程模块化抑尘环保系统,实现翻车机区域无尘化作业,改善人员及机械工作环境;
( 3 )开发一套全断面清扫及负压抽吸及机器人系统,实现清扫机器人(两台套)“一键清扫”、“一键卸车”、“一键驻车”,同时将翻车机系统与清扫设备控制系统进行互锁,实现安全运转;
( 4 )除项目交付符合功能要求的设备和系统外,以下内容为项目验收必要条件:
1 )申请符合集团公司要求的发明专利 1 项;
2 )发表科技论文 2 篇,其中 中文核心 1 篇。
2.2 其他:/
2.3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见2.1
2.4 项目总工期:自合同签订后甲方通知350天。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资质条件和业绩要求:
【1】资质要求:(1)投标人须为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或其他组织,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2】财务要求:/
【3】业绩要求:2019年10月至投标截止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投标人具有除尘装置改造或供货业绩,或余煤清扫改造业绩,或冻煤疏松改造业绩2份。投标人须提供能证明本次招标业绩要求的合同扫描件,合同扫描件须至少包含:合同买卖双方盖章页、合同签订时间和业绩要求中的关键信息页;
【4】信誉要求:/
【5】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要求:(1)投标人须提供拟任项目负责人有效的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2)项目负责人须至少具有1个除尘装置改造或余煤清扫改造或冻煤疏松改造项目的工作经历,投标人须提供能证明项目负责人业绩的合同,若合同中无项目负责人姓名,须提供对应的验收证明或用户证明等有盖章的证明材料(须含工程名称、项目负责人及单位名称)。
【6】其他主要人员要求:/
【7】科研设施及装备要求:/
【8】其他要求:/
3.2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请注册并升级VIP会员或高级会员,查看投标方式
款
付费指导